五月 20,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普遍被用於電玩產業的VR眼鏡,成功被科學家用於診斷阿茲海默症!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神經科學丹尼斯教授成功利用VR區分輕度知能障礙患者與一般民眾,且其準確率較傳統測試高,花費也較低。丹尼斯更認為,VR也能讓阿茲海默藥物進行精準的人體臨床實驗,協助科學家更精確的辨認藥物的可能功效。
科學家發現用氧化鈷染色的玻璃,能夠達到強大的抑菌效果!英國的一組團隊發現,利用氧化鈷製成的「生物活性磷酸鹽玻璃」,能夠有效殺死抗藥性極強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若成功量產,有望成為許多醫療器材的材料,並大幅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如何預防癌細胞轉移,是癌症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頭頸部腫瘤範圍涵蓋顏面、鼻咽腔、鼻腔、口腔、咽喉及頸部,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張瑛芝研究員、臺北榮總醫師暨陽明大學教授楊慕華研究頭頸癌轉移,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習性,並由claudin-11蛋白扮演糾集群眾的角色。這種習性就像人類一樣,若想在他鄉落腳存活,與其單槍匹馬闖天下,不如群聚遷徙來得力量大。
胰腺癌的關鍵原因是糖代謝異常!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華院士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避免攝取「高糖」可保護胰臟免於因代謝異常而造成損傷,降低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本研究成果已於今(108)年3月7日刊登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今年美國有兩家新成立的公司Allogene Therapeutics及 Celularity分別籌資3億及2.5億美金要進行異體移植的CAR-T細胞治療技術的開發。
今年7月,來自日本京都大學iPS研究中心(CiRA) Koji Eto教授等人在知名生物科學期刊Cell刊登了一篇關於人類血小板再在體外大規模量產的製造的方法,這個研究的發表的確值得我們注意,研究人員應用了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並開發了特殊的渦流生物反應器,成功製造出具有活性功能的人類血小板。
人類的許多疾病諸如老化、退化性神經疾病及癌症等,都和蛋白質的缺陷有關。為了除去缺陷蛋白,細胞會透過品管降解機制(分解成小片段)「去蕪存菁」。
近期生物科學知名期刊Nature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人類間質幹細胞hMSC可以透過其生成的膜顆粒(membrane particles, MP)來調節體內的發炎反應,這可能可讓MSC細胞治療有新的方式
目前大多數利用動物細胞用於生產大量蛋白分子或所謂的蛋白藥物(抗體藥物)都使用拋棄式製程的批次生產(batch technology)方式,在整個蛋白生產的過程中,大致可分為幾個流程,包含細胞培養(Culture)、回收(Harvest)、純化(Purification)、劑型 (Formulation)及無菌填充(Filling)等,每個步驟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進行,尤其純化過程步驟較多,常需要用到許多不同的管柱及膠體,因此在每個步驟都須中斷進行收集及保存,這樣批次生產及純化的流程需要更長的時間且汙染的風險也增加。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衛福部從現行「藥事法」抽離,單獨制定醫療器材專法,是為使醫療器材管理與國際接軌,並符合國內實務管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