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4, 2025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細胞療法- 2024年市場概況與發展

細胞是生物體內基本組成及最小功能單元,以新的細胞替換受損細胞是自然生理現象。細胞療法發展已超過60年,近年的突飛猛進,歸功於技術及學術的創新研究。1959年,Dr. E. Donnall Thomas成功進行首例雙胞胎骨髓移植手術;1988年Dr. Joanne Kurtzberg和Dr. Eliane Gluckman完成首例手足臍帶血移植;2012年首例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成功治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依據細胞取得來源可分為自體(Autogolous)及異體(Allogenetic);依細胞是否經基因編輯處理,可分為原始細胞 (例如: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免疫細胞等) 及基因編輯細胞(例如: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CAR-T 細胞等),本文將探討目前細胞治療類型及疾病應用,並提供細胞治療的最新動態。

 

全球細胞治療市場以美國最大,亞太市場成長最快

 
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市場研究,全球幹細胞治療市場將從2023年2.9億美元成長為2028年6.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6.5%。亞太市場成長最快,年複合成長率達17.9%,以日本及韓國為主,占亞太市場61.6%。目前自體細胞治療為主流,缺點包括:受患者年齡、身體狀況等影響,無法掌握細胞狀況與治療成效。另外,自體細胞製備為客製化流程,耗費時日,因此價格偏高。異體細胞療法,則可掌握細胞狀況,且預估可能治療效果,製備流程已經優化、可量產、縮短時間,並降低成本。目前發展最快的三種異體細胞療法為iPSC、MSC及免疫細胞(如:T細胞),預估到202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23.3%、21.2%及19.8%。
 
根據MarketsandMarkets報告,自體及異體CAR-T細胞療法市場至2029年可達22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32.3%,顯示其蓬勃發展。其中亞太地區成長率達43%,主要發展為中國、日本及韓國。全球CAR-T細胞市場最大仍為美國,占比68.3%,歐洲市場占比12.6%,以德國及英國為主。
 

 

美國與歐洲細胞療法發展朝多種疾病的應用,同種異體治療正興起

 
美國細胞醫療技術由US FDA監管,臨床應用以癌症治療、糖尿病、心臟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治療為主。CAR-T細胞療法2012年成功治癒ALL,大廠如Gilead、Novartis、BMS和J&J/Legend Biotech皆投入大量資金開發CAR-T細胞療法,並先後拿到美國FDA許可上市。
但CAR-T細胞療法仍有其安全性考量,如脫靶效應(攻擊非癌細胞)、細胞激素風暴 (cytokine storm)與免疫相關神經毒性(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由於有潛在可能引起繼發性T細胞惡性腫瘤的風險,美國FDA於2024年1月對已核准的五項CAR-T療法,發出安全警示,要求製造者須在仿單中進行相關標示,需長期觀察。
 
 基於CAR-T細胞療法可能的風險,Nkarta Therapeutics積極開發CAR-NK細胞療法,除了避免細胞激素風暴,且相較之下較不易產生排斥反應。此外,Celularity 發展原始胎盤NK細胞及胎盤CAR-NK細胞療法,也是為了避免T細胞產生的風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日本山中申彌教授發展出將體細胞轉化為iPSC的技術,iPSC與胚胎幹細胞相似,可分化成各種細胞,而較無倫理道德爭議,因此成為生技公司如:BlueRock Therapeutics、ViaCyte 及Aspen Neuroscience等研發重點,利用iPSC開發各種疾病的治療應用,如糖尿病、心臟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Fate Therapeutics則是利用iPSC轉化為CAR-NK細胞療法(FT-596),臨床試驗證實67%的患者可達緩解。
 
 
 歐洲法規將細胞療法歸類為先進醫療產品(ATMP),以腫瘤,神經退化性疾病及自體免疫疾病為主,主要發展國家為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在2018年核准全球第一例同種異體細胞治療(商品名Alofisel ),利用脂肪MSC治療腸道發炎疾病-克隆氏症的肛門瘻管,以減少發炎並促進組織的生長。2022年核准全球第一個同種異體T細胞療法(商品名Ebvallo),用於先前已接受過藥物治療但復發或難治型的Epstein-Barr 病毒(EBV)陽性移植後淋巴球增生症(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Ebvallo純化來自健康人體內可辨識EBV的T細胞,然後回輸給患者,EMA給予孤兒藥市場獨佔權。英國與德國多家公司也投入於CAR-T,CAR-NK及MSC的技術開發,如英國ReNeuron也利用iPSC轉化為CAR-NK、CAR-T細胞療法;德國的TICEBA專注於基因編輯的MSC。另外德國的Medigene AG與英國的Adaptimmune Therapeutics PLC為解決CAR-T療法的風險,專注於同種異體的免疫療法,此療法是增強T細胞接受器(TCR)的親和力及對腫瘤的辨識能力。在歐洲,細胞療法產品生產須根據「藥品檢查協作計劃」(PIC/S)及「優良製造範例」(GMP)標準製造。
 
  圖一:Ebvallo治療流程                    資料來源: Atara Biotherapeutics官網

 

 

日本與韓國細胞治療於原始及基因編輯細胞治療的創新發展兼具

 
在日本,細胞療法以再生醫療推進法、再生醫療安全法及藥機法管理,目前唯一許可的異體細胞療法為Prochymal,是利用骨髓MSC治療兒童急性移植體對抗宿主疾病(Graft verses Host Disease, 簡稱GvHD)。而原始細胞療法已核准的則有Healios利用骨髓MSC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日本對於CAR-T細胞療法,已發展出如轉錄子(Transposon)等無病毒載體的製程。目前日本聚焦在開發iPSC療法的應用,針對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及癌症治療,有多家研究機構與公司參與臨床實驗;如京都大學iPSC研究所利用iPSC治療帕金森症、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利用iPSC生成心肌細胞修復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壞死、以及理化學研究所(RIKEN)利用iPSC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並展開臨床試驗。
 
 南韓有多家公司投入MSC研究與開發,如CORESTEM的NeuroNata-R(自體骨髓MSC)用於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已獲得美、韓孤兒藥資格,正在進行臨床試驗。Medipost開發Cartistem,是首個臍帶血MSC獲得韓國食品藥物管理局(KFDA)批准治療退行性關節炎,可有效促進軟骨再生和修復。CHA Bio & Diotech獲得韓國政府再生醫療技術開發事業計畫資助,利用臍帶MSC開發慢性腰痛、帕金森症及卵巢功能衰竭療法。在基因編輯細胞療法方面,則有南韓GC 集團的GC Cell發展出原始NK細胞療法及CAR-NK細胞療法,CAR-NK療法已在美、韓、澳提出臨床實驗的申請。

 

 

 

總結

根據Globaldata的報告,從2012年CAR-T細胞治療成功案例,到 2031 年預計CD19 CAR-T 藥物每年將治療超過 13,000 名患者。細胞治療已走到使用基因編輯細胞療法進行治療的階段,因此商業模式上,製藥公司與擁有編輯技術的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或是併購已成趨勢。在製藥公司的資金挹注之下,生物技術公司才有能力進行細胞療法優化或創新。我國中央健保署已在2023年11月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健保暫時性支付,顯示國內對於此項細胞療法的信心。而我國生技產業,不僅投入MSC相關產品研發,也投入CAR-T與CAR-NK製劑開發,相信在細胞療法的發展中,台灣不會錯過這波浪潮。
參考文獻及資料來源
 
 
 
 
  1.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stem-cell-technologies-and-global-market-48.html
  2.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cell-therapy-technologies-market-213334978.html
  3.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car-t-cells-therapy-market-26821256.html
  4.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cellular-gene-therapy-products/approved-cellular-and-gene-therapy-products
  5.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safety-availability-biologics/fda-requires-boxed-warning-t-cell-malignancies-following-treatment-bcma-directed-or-cd19-directed
  6.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safety-availability-biologics/fda-investigating-serious-risk-t-cell-malignancy-following-bcma-directed-or-cd19-directed-autologous
  7. 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EPAR/alofisel 
  8. 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EPAR/ebvallo
  9. https://www.atarabio.com/pipeline/
  10. https://www.nihs.go.jp/cbtp/home/info.html
  11. Sironi F, De Marchi F, Mazzini L, Bendotti C. Cell therapy in ALS: An update o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Brain Res Bull. 2023 Mar;194:64-81. 
  12. 各公司官網及相關新聞
  13. https://pharma4.globaldata.com/Analysis/TableOfContents/CD19-CAR-T-Agents-Expected-to-Treat-Over-13-000-Patients-Annually-by-2031?Viewpoint=1

 

 

作者:廖可熏 博士/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科國際所
游佩芬 研究經理/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科國際所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公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