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20,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觀察新冠病毒分佈在體內的位置,可助醫生判別病情!新冠肺炎的重症狀感染者與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量幾乎同等,導致醫生無跡可尋,不知如何判定患者病情是否會好轉。但日前一份報告顯示,重症感染者病毒停留肺部的位置較深且時間更長,可作為醫生未來診斷依據。

2018年12月義大癌治療醫院與基亞生物就有合作要提出細胞治療技術計畫,衛福部於2020年2月3 日正式公告核准,這也是特管法首例通過自體NK治療癌症的治療。

藉由免疫系統參與攻擊腫瘤而起作用的癌症治療方法已被證明可有效抵抗越來越多的癌症。到目前為止,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腦癌,包括成膠質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這是成人中最常見的腦癌類型,也是原位腦癌中最惡性最棘手的腦瘤。儘管數十年來一直在努力開髮膠質母細胞瘤的新療法,但沒有一個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壽命。實際上,大多數患有這種腦癌的人存活不到2年。

多年來,癌症治療的基礎是手術,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在過去的二十年中,Gleevec® 和Herceptin®等抗體標靶治療藥物透過能辨認癌細胞中的特定分子變化而達到殺癌細胞的藥物,也已鞏固了它們作為許多癌症的標準治療方法。   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免疫療法已成為一種被癌症界稱為癌症治療的“第五支柱”的療法,這種療法具有增強和增強患者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能力。

台大醫院及醫隼智慧14日宣布,已將人工智慧與電腦刀技術整合,未來腫瘤判讀時間由數小時降至30秒!醫隼智慧創辦人兼執行長呂任棠說明,AI儀器能判斷腫塊是腫瘤的機率,也可以偵測腫瘤大小,讓醫師決定是否需執行動刀手術。

第 2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