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08,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由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陳儀莊博士領導,蕭建靖博士擔任第一作者的研究團隊,在2023年11月21日於《臨床調查雜誌》發表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這項研究為我們對於阿茲海默症及其他類似腦部疾病(統稱為tau病變)的了解帶來了重大突破。
臺灣民眾大概都聽說過「自閉症」這個名詞,自閉症是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複雜疾病,同時受到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具體成因依然是個謎,科學家須對遺傳調控方面有更多了解。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基因體研究中心的莊樹諄研究員,他的團隊結合生物學、資訊學以及統計學方法,發現自閉症的風險基因與 RNA 之間有複雜的交互作用,在自閉症患者與非患者的腦部有很大差異。如果持續研究 RNA 的調控機制,或能開闢新的方向進一步理解自閉症。
在我們大腦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神經元。神經需要彼此連結才能發揮作用,而神經元的軸突會去連接其他神經元的樹突,軸突跟樹突連在一起時,稱為突觸,神經連結也就此建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很複雜,例如軸突如何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軸突有沒有可能接錯對象?找到目標之後,神經元又是如何形成突觸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長程淮榮特聘研究員,他從研究多年的「軸突導向」題目出發,深入淺出地和我們解釋了神經元形成連結的過程。
2022 年的猴痘病毒大概是除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外,最被社會關注的病毒之一,在這波的全球感染趨勢下,臺灣疾病管制署 2022 年 10 月 9 日公布,國內出現第 4 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我們該繼續擔心猴痘病毒嗎?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團隊專訪院內分子生物研究所張雯研究員,請她解析痘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機制,以及猴痘病毒的感染風險。
自然界的碳平衡主要由陸地及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及分解作用所達成,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每年排出約360億公噸二氧化碳,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的碳平衡。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團隊及蔡明道院士團隊,發現一種增加海中藍綠菌光合作用的新方法,使藍綠菌吸收二氧化碳(稱為固碳)的速率增加約60%,為自然界的碳平衡研究開啟新契機。此研究成果已於本(112)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
創傷性腦損傷泛指外力撞擊所造成的腦部傷害,常見於交通事故、摔倒和暴力事件等。台灣每年約有65萬創傷性腦損傷案例,其中約10萬案例為中重度腦損傷,幸存者往往苦於長期後遺症,包括神經功能受損及認知功能障礙等,失智症風險亦高於一般人四倍以上,但目前仍缺乏治療藥物。
RNA 都會做出蛋白質嗎?科學界發現90%以上的基因體都會表現RNA,其中絕大部分的RNA都不能轉譯成蛋白質-稱之為非編碼RNA,這些RNA對於人類發育與疾病都有很大的影響力,許多研究結果也發現非編碼RNA會調控基因表現,但科學界對新發現的非編碼RNA的作用機制還不甚了解。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兩年有餘,在全球蔓延造成高達5.8億人感染,六百多萬人死亡,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在進入人體後主要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然而正常上皮細胞其實僅表現低量的ACE2蛋白,卻在感染後迅速誘發急性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若能找出它快速傳播的機制,就有機會找到降低傳染的方法與策略。
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是台灣目前被使用最多的非法成癮物質,屬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第二級毒品,因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會帶來強烈的愉悅感、降低疲勞、提振精神和專注力,所以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廣泛存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中,也因此衍生各種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COVID-19席捲全球,奪去三百多萬人性命,造成嚴重的災害。COVID-19病原體為SARS-CoV-2的冠狀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感染者出現血栓症狀,嚴重時可能致命。近來發表的數據顯示,COVID-19所引起的血栓數幾乎是流感的9倍,而且影響所及有可能是終身,即使從COVID-19康復,之後出現肺栓塞、呼吸道症狀的機率,仍比未曾染疫者多了一倍。
第 1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