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05,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兩年有餘,在全球蔓延造成高達5.8億人感染,六百多萬人死亡,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在進入人體後主要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然而正常上皮細胞其實僅表現低量的ACE2蛋白,卻在感染後迅速誘發急性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若能找出它快速傳播的機制,就有機會找到降低傳染的方法與策略。

確診後出現焦慮症狀,醫療團隊發現與個人基因有關!陽明交通大學透過實驗發現,缺乏Fkbp5基因的老鼠,模擬類似新冠肺炎的發炎反應後,有較高機率出現焦慮。對此,醫師黃名琪3日說,盼能提供長新冠全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國內有超過1百家醫院提供長新冠整合門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都能就醫。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已經造成全球一億七千萬人確診,並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人染疫死亡。時至今日雖已有許多COVID-19疫苗可供使用,但由於SARS-CoV-2病毒變種能力超強,極有可能擺脫當前疫苗誘發的保護,讓已經接種疫苗的人仍然有再被感染的可能性。如何讓疫苗具備應付變種病毒的能力,產生完整的保護,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自2019年12月爆發而造成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於25個月內傳播全世界且不斷的突變,造成超過4.1億人感染和580萬人死亡。接種疫苗是目前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最有效的策略,疫苗的作用主要是誘導保護性抗體以辨識病毒表面蛋白[棘突蛋白]並引發T細胞免疫反應。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高突變率可能會導致疫苗失去其效力。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翁啟惠院士及林國儀馬徹教授的團隊致力於研發廣效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陳啟東研究員團隊研發「矽奈米線場效應電晶體」先進技術,助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進駐業者打造全球首款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系統,單次樣本檢測只需3分鐘!該儀器甫於去(2021)年12月底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緊急使用授權(EUA)核准製造,適合佈署於機場、人潮較多的檢驗站,為第一線防疫人員添上一大利器。中研院周美吟副院長表示,此研發技術為本院回應疫情迫切需求,善盡社會關鍵責任,推動任務導向研究之具體成果。

第 1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