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mRNA技術的成功,已成為各國研發下世代醫療的新方向。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與宏碁公司施振榮創辦人11/08 日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各自提出「自動mRNA製程平台」及「預測腫瘤新抗原(neo-antigen)之AI模型」之技術,以共同發展個人化癌症疫苗。
在我們大腦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神經元。神經需要彼此連結才能發揮作用,而神經元的軸突會去連接其他神經元的樹突,軸突跟樹突連在一起時,稱為突觸,神經連結也就此建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很複雜,例如軸突如何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軸突有沒有可能接錯對象?找到目標之後,神經元又是如何形成突觸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長程淮榮特聘研究員,他從研究多年的「軸突導向」題目出發,深入淺出地和我們解釋了神經元形成連結的過程。
一場百年大疫讓全球意識到生技產業的重要性,2016年從生技中心衍生成立的「啟弘生技」,從創立以來便拿下許多第一頭銜,包括全臺第一家提供國際標準的生物藥檢測中心、全臺第一家GMP等級病毒載體製造先導工廠、東南亞少數符合臨床用等級的病毒載體之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廠,多年來扮演我國生技產業重要角色,最初的研發能量,正來自經濟部技術司科技專案。
國家衛生研究院為國內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為了保護全民的健康安全,於2020年即受衛福部指示開始籌劃生物製劑二廠及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 Bank, NIDB)的建置,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支持下,於2021年4月經國發會通過新建計畫,並於今(12)日在國衛院竹南院區舉行動土典禮。
外泌體自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揭示學理及肯定,在全球迅速發展,各國競相投入不同領域的醫療臨床試驗、積極布局於幹細胞功能參與、再生醫療的應用,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致力推動台灣外泌體的國際競爭力,將於11/13主辦【外泌體製程開發與臨床試驗研究趨勢】國際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實體與線上同步,探討涵蓋外泌體研發的各個階段,包括臨床試驗研究的發現、製程優化與關鍵、深入效力分析,期望為國際臨床等級的外泌體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中興大學化學系賴秉杉教授團隊與禾伸堂生技(4194)合作開發之禾伸堂生技專利技術,用於治療大腸直腸癌之新藥CA102N,日前,該藥物已成功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人體臨床試驗審查(IND),獲准進行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為國內少見產學合作研發之大分子實體能獲准進入美國臨床試驗的新藥。
自然界的碳平衡主要由陸地及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及分解作用所達成,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每年排出約360億公噸二氧化碳,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的碳平衡。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團隊及蔡明道院士團隊,發現一種增加海中藍綠菌光合作用的新方法,使藍綠菌吸收二氧化碳(稱為固碳)的速率增加約60%,為自然界的碳平衡研究開啟新契機。此研究成果已於本(112)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
2023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表揚他們在修飾核苷鹼基的發現,這些發現使得COVID-19的mRNA疫苗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發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