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We provide news, articles and events for life science , biotechnology and cell therapy. In the future, we will create a platform for promotions, channels and products.

Contact
Slider

胰臟癌確診時,通常患者的腫瘤細胞已發生轉移,增加治療難度。中央研究院李文華院士帶領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與中國醫藥大學新藥開發中心之跨機構研究團隊,破解胰臟癌細胞的訊息傳遞機制,並合成多胜肽分子,可以阻斷致癌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實驗顯示能有效延長胰臟癌小鼠的壽命,而且不會影響正常的免疫反應。研究成果已於本(3)月初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牛年新春第一響炮!泰福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 6541)旗下之生物相似藥產品 TX05,其三期臨床試驗於美國時間 2021 年 2 月 19 日完成主要療效指標分析,結 果顯示 TX05 與原廠參考藥 Herceptin®在受試者術後病理完全反應 pCR 之比值為 1.0783,其 95%信賴區間完全位於 FDA 之要求範圍(0.755 至 1.325),達到主要療效 指標,證明 TX05 與原廠參考藥物 Herceptin®在安全性,免疫性及有效性之相等 性,解盲成功!

基因體研究中心黃雯華老師的研究團隊發現,Desmoglein2(DSG2)(一種橋粒蛋白,可增強細胞之間的粘附)的表達與乳癌的不良預後和復發率高度相關。在乳癌進展過程中,DSG2的表現量會隨著微環境中的氧氣濃度,呈現動態變化。這些發現揭示了DSG2在乳癌轉移所有階段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治療乳癌轉移的治療標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PNAS期刊。

台灣癌症免疫治療研究又有重大進展!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研究發現,“Galectin-9 與PD-1相互作用以調控免疫T細胞(簡稱T細胞)死亡可作為癌症免疫治療之靶點”,也就是活化人體免疫系統主力T細胞殺死癌細胞之能力,為癌症免疫機制提供了嶄新視角,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面對新冠病毒的變異及迅速傳播,如疫苗無法提供全面防護,須同時投入治療藥物開發,透過老藥新用則可加速進程,快速讓藥物上線應戰。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及基因體研究中心洪上程特聘研究員兼主任等人的研究團隊,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1]、全株薄荷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

 

人類的遺傳多樣性來自父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與互換。當DNA配對不完美互換時就會發生基因變異。其中,主要催化父母染色體配對與互換的酵素是DMC1。雖然父母染色體的DNA序列很相似,卻不完全相同,但是DMC1可以協助不完美的DNA配對並達成完美的DNA互換。

第三十五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將於2021年3月27-28日假國防醫學院召開。今年的主題為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Biomedicine。為了讓會員藉此機會攝取國內外最新科技新知,我們計畫邀請享譽國際之專家學者進行大會特別演講,另有各學會專題演講、研討會、口頭及看板論文報告等。屆時約計有千名以上來自各大學與研究機構之教授、學者、專家、研究人員及研究生出席。

用AI智慧化分析,免費、迅速計算出大腸癌最佳療程!台北榮總攜手飛利浦,28日發布AI精準治療預測系統,整理大腸癌、直腸癌的癌症登記大數據,結合飛利浦的AI人工智慧技術,建立治療分析模組,協助醫師更精準預測病程,打造個人化專屬化的療程。

植物為了順利成長,必須隨時自我調控,增加生存機會。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助研究員劉明容研究團隊近期發現植物自我調控的基因表現關鍵,使得植物基因圖譜更加完善,未來可望用來破解農作物基因序列裡的遺傳訊息,進一步了解作物成長如何克服環境不利因素,大幅推進農業生物科技發展。研究成果近期已刊登於國際期刊《基因體研究》(Genom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