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4,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在科技部指導下,配合政府「深化生技醫療產業與精準醫療」的政策,開發了獨步全球的「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Infrared Wax Physisorption Kinetics, iR-WPK),只要6~15分鐘,就可以從病理組織切片及細胞樣品上變異的醣衣辨識癌細胞。

過往因醫療領域的屬地法遵要求嚴格,進入門檻高,讓多數產業難以輕進,但隨著近年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引及國內廠商代工經驗與製造技術的不斷累積,醫療領域與其他產業領域的跨域整合之風,正漸吹起並蓬勃的發展中,在台灣具世界認可的醫療水準的加持下,未來生醫產業的商機前景無限。正因為醫材領域的高專業性及嚴格的法規遵循,故自其他產業跨入醫材領域前,必須先做好法規遵循暨風險管控,才能有效的節省成本、創造雙贏。本次巨群講座由本所資深顧問及主持律師,從法規遵循、專利評估、風險規避、智財管理等多元面向解析,讓您一次獲悉在面臨跨領域業務開拓時應注意事項。

因應國內再生醫學產業的演進,許多小規模的製程研發正逐步進入臨床試驗與量產階段,本次會議很榮幸邀請到多位國內外學者、專家進行多面向的議題探討,課程包含:不同病毒載體(Lentivirusadenovirus and AAV)的研發、從法規面探討再生醫學產業的病毒載體使用、操作/生產廠房所需的設計規、臨床上與病毒載體的應用、及其大規模之生產製造,以及目前國外的產業發展與趨勢。

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Doudna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使用此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高精度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愈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科技部推動「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及「防疫科學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Science)計畫,建構產學研合作平台與國際市場連結,同時孕育國內科技防疫體系網絡,進行跨領域多面向之研究,希冀能厚積我國防疫科技之實力,提升防疫整備與應變量能,為未來面對新興感染症之襲擊做好準備。

ATC is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field of antibody discovery, antibody engineering, antibody therapeutics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attendants to have good connections and to assist the training and advancement of students, postdoctoral fellows and other new members in the field, in part through sponsorshi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meetings.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專業經驗豐富的講者,深度探討台灣在全球生技產業的激烈競爭中,應如何從策略面切入,選國際大藥廠有興趣的題目、找對合作對象,才能夠促成跨國合作及接軌國際。此外,亦將針對臨床前規劃、臨床設計、如何加速藥物開發、縮短開發週期等等策略進行探討。最後,針對擴展海外市場與國際合作提供教戰手冊。如此一來從選題、到動物以及人體實驗的執行、海外合作夥伴簽約等做一個全程的介紹,希望能對新藥、類新藥開發有興趣的廠商,提供寶貴而實用的知識與訊息。

由於知識的累積與科技的進步,生物現象的片面了解已無法滿足研究者的期待,近年來興起的高通量偵測技術(High-throughput technologies)已廣泛的應用於核酸、蛋白質、代謝物小分子等研究領域,發展出各種定性與定量的體學(omics)分析平台,包括:基因體、轉錄體、蛋白質體、代謝體等。經高通量堆疊出的巨量數據又須仰賴生物資訊的工具開發與數據分析,才能將數據(data)轉換為訊息(information)被有效精確解讀。而體學分析技術的穩定與數據分析工具的成熟,促使體學的研究策略借助生物資訊的幫助,漸漸延伸至多體學數據的整合。這樣的研究策略徹底顛覆了以往的研究思維,讓研究人員更有機會探勘出以往無法得知的新穎發現。

細胞裡的RNA1 (核糖核酸)壽命短暫,含有正確基因密碼的RNA始能存活並用於製造蛋白質,反之,帶有錯誤訊息的RNA則會被細胞酵素降解死亡。RNA降解機制(degradation)不僅可調控動植物的基因表現量,也攸關於植物如何對抗病原菌入侵,藉此殺死病毒RNA。但此機制何時發生?引發降解的因子為何?過去尚未被完全理解。

儘管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本(109)年8月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