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黑斑蚊叮咬染病
全球正處於新冠疫情的災害中,但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學界近期研究發現,還有一種同為RNA病毒,擁有高度變種能力,且已發現變種病毒同樣具傳染力,若不慎防,恐會變成全球性難防的傳染病—茲卡病毒(Zika Virus)。
茲卡病毒是通過攜帶感染源的黑斑蚊叮咬來傳播,在2016年就造成全球大型醫療慌亂,成千上萬的嬰兒在母親懷孕期感染,出生後受到腦損傷或頭部畸形,意即黑斑蚊能存活的地區就有感染茲卡病毒的風險,此前在低緯度的美洲大陸(高緯度的加拿大、部分智利除外),以及亞洲,都能見黑斑蚊蹤跡。
既然是6年前發生過傳染狀況,當時也確認與登革熱病毒有類似的病毒學特性,感染過登革熱病毒擁有T細胞抗體,照理無須過度擔心,為什麼學界會警告難防?據《每日科學》研究指出,由於登革熱病毒與茲卡病毒都屬於RNA病毒,意味著能改變基因組,研究嘗試將老鼠與茲卡帶原蚊交互感染,發現茲卡病毒經過傳播會產生變異,變異病毒隨後也有傳染力,按理論說,只要繼續交叉感染,茲卡病毒就會一直變種、再一直傳染,造成防堵難題。
缺針對性疫苗與藥物
茲卡病毒對成年人影響較小,但仍恐造成併發的吉巴氏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患者免疫系統會攻擊周圍的神經系統,導致發炎且失去作用,出現四肢疼痛麻痺、肌肉無力等病徵,屬於免疫與神經系統疾病。由於當前缺乏針對性的疫苗與藥物,學界目前也只能建議消極性的「減少被叮咬」。
我國衛福部最早在2016年全球那波大傳染時,就部授疾字第1050100179號公告修正「傳染病分類及第四類與第五類傳染病之防治措施」,當時將其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第五類傳染病,隨後在2019年衛授疾字第1080100423號公告修正,改列為第二類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