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由財團法人臺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 Taiwan Bio-development Foundation)所舉辦首次的講座發表會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國際會議廳進行,吸引了來自相關領域超過300人前來參加。
乳癌致癌基因PLK1受平反,研究顯示可有助抑制腫瘤!數10年來PLK1被認定為致癌基因,抑制PLK1來治療癌症的新藥早已進入臨床試驗。但西班牙和德國癌症中心研究顯示,在老鼠體內大量表現PLK1並不會增加腫瘤發生的機率,並且還能抑制其它致癌基因生成腫瘤的數量。
今年7月,來自日本京都大學iPS研究中心(CiRA) Koji Eto教授等人在知名生物科學期刊Cell刊登了一篇關於人類血小板再在體外大規模量產的製造的方法,這個研究的發表的確值得我們注意,研究人員應用了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並開發了特殊的渦流生物反應器,成功製造出具有活性功能的人類血小板。
國家衛生研究院王陸海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合作,發現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轉酮醇酶」的醣解代謝調節會影響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與轉移能力,其癌細胞內的轉酮醇酶表現量越低,其存活期月長,差距可達16個月。
最新的研究發現,將嵌合抗原受體(CARs)技術應用在由iPS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分化而來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s),讓iPSC-NK cell表現更多NCRs (Natural cytotoxic receptors),發現可以有效的抑制卵巢腫瘤細胞及組織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