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23,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衛福部5/04公告特管法首列DC-CIK用於癌症治療的細胞治療案,此案由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長聖, 興櫃#6712) 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共同合作,適應症為第四期的肝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及肺癌,未來癌症病患將有更多不同治療方案可以選擇。
BioNTech S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NTX)和輝瑞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PFE)已宣布德國監管機構Paul-Ehrlich-Institut已批准BioNTech的BNT162疫苗臨床試驗計畫。BioNTech和輝瑞公司正在共同開發BNT162。該試驗是首次在德國開始的COVID-19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並且是全球開發計劃的一部分。輝瑞和BioNTech預計也將在美國進行BNT162的試驗,預計不久後將進行試驗。
觀察新冠病毒分佈在體內的位置,可助醫生判別病情!新冠肺炎的重症狀感染者與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量幾乎同等,導致醫生無跡可尋,不知如何判定患者病情是否會好轉。但日前一份報告顯示,重症感染者病毒停留肺部的位置較深且時間更長,可作為醫生未來診斷依據。
目前使用的許多抗癌藥物,常常因為缺乏對癌細胞的專一性,造成正常組織受損,導致患者身上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如能將抗癌藥物裝備了具有癌症專一性的標靶胜肽,將如同”導彈”一般,具備針對癌症之導向功能(附圖),可提升該藥物在體內的傳遞與藥物進入癌細胞之效率,成為更有效的癌症標靶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全球已經有超過186萬人確診,死亡突破11萬例,防疫如同作戰!為有效在源頭把關、控制疫情,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的支持下,化科技力為防疫力,與產業界、政府單位、研究單位及醫療院所組成防疫快篩團隊,於今(15)日線上防疫科技記者會發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展現科技力與國人一同抗疫的成果。
2020年4月14日 -賽諾菲和葛蘭素史克(GSK)宣布,他們已簽署意向書,使用兩家公司的創新技術開發用於COVID-19的佐劑疫苗,以幫助對應持續的大流行。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民眾聞冠色變。有鑑於現行治療上的困境,全球冠狀病毒藥物開發相關研究正積極進行中。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所侯明宏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合作,提出以突變機率相對低的病毒核殼蛋白功能為目標的新穎藥物開發策略。成果3月發表於醫藥化學領域重要國際期刊《藥物化學》(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並獲選為該期期刊封面,至今下載數已達3千餘次,獲學術界高度重視。
透過癌細胞會釋放特定DNA的特性,科學家成功研發出只要抽血一次,就可偵測超過50種癌症的血液檢測法!由於癌細胞所釋放的cfDNA,其內含的甲基與其他一般細胞不同,因此被科學家用來作為檢測指標,發病器官預測準確率高達9成。該團隊表示,將繼續進行微調,提高早期癌症的成功檢測率。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的世紀危機,各國皆卯足心力,希望儘快研發出快篩試劑、抗病藥物及疫苗。國內學研界於今(2020)年2月中,由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召集學研單位參與COVID-19合作平台,也陸續發表如合成瑞德西韋、研發快篩抗體等振奮人心的消息。
 2020.04.09 衛生福利部公告: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其中主要新增了醫療機構施行實驗室開發檢測項目之申請 (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LDTs),項目包括 1. 抗癌瘤藥物之伴隨檢測 2. 癌症診斷、治療及預後相關基因檢測 3. 產前及新生兒染色體與基因變異檢測 4. 藥物不良反應基因檢測 5. 罕見疾病用藥基因檢測 6. 病原體鑑定、毒力及抗藥性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