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陳立宗特聘研究員、姜乃榕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陳明晃主任合作研發改良型GS處方與NGS處方,在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及國內四家醫學中心執行臨床試驗。相較於國際標準治療,改良型GS處方具有相似療效但較低之副作用,整體中位存活期12.7個月,而使用NGS處方有高達45%的病患腫瘤會明顯縮小,整體中位存活期長達19個月,且只有6%的病患發生嚴重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改良型GS處方研究論文已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NGS處方初步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胃腸腫瘤年會。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陳啟東研究員團隊研發「矽奈米線場效應電晶體」先進技術,助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進駐業者打造全球首款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系統,單次樣本檢測只需3分鐘!該儀器甫於去(2021)年12月底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緊急使用授權(EUA)核准製造,適合佈署於機場、人潮較多的檢驗站,為第一線防疫人員添上一大利器。中研院周美吟副院長表示,此研發技術為本院回應疫情迫切需求,善盡社會關鍵責任,推動任務導向研究之具體成果。
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運動神經元疾病之一,近期的調查研究發現,臺灣每年約有500位運動神經元疾病新發生個案,盛行率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針對此疾病的藥物開發刻不容緩。中興大學與美國埃默里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共組團隊,成功解析漸凍人關鍵基因結構,可望提供藥物開發新方向,今(2021)年9月獲得國際頂尖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IF 16.97)刊載,並獲選為期刊封面。
乳癌是我國女性十大癌症之首,若能及早發現,便能及早治療。在眾多篩檢工具中,以乳房X光篩檢最有效用,政府也針對45~69歲的婦女,實施每兩年一次的免費乳房篩檢服務。每年約有80多萬的乳房篩檢影像量,但全國擁有乳房篩檢資格的放射科醫生僅400多位,不僅醫生負擔沉重,也可能發生漏檢的風險。
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癌症在台灣已連續41年位居首要死亡原因,讓人人聞癌色變,近年來隨著對於腫瘤微環境與癌細胞生長機制的研究越發了解,傳統化學療法搭配新穎免疫療法可提高病患存活率和治癒率,逐漸成為抗癌新世代治療方式。
台灣醫療科技展是全球首個『橫跨醫療、電子資通訊、科技、生技製藥、醫材,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專業規模會展』!全球精準健康產業急起不斷邁進,變革未來人類健康生活新樣貌,台灣醫療科技展攜手跨領域頂尖機構企業、大健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以創新醫療技術、優質高效產品、研發及產製量能、特色新商模、智慧科技解決方案展現產業實力,瞄準海內外商貿合作,共同開拓全球大健康產業新市場、新商機,成為亞太最具指標之商貿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