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19, 2024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胡哲銘副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穎的果凍化細胞滋養層技術,並將其應用優化幹細胞的增生,為組織工程研究以及再生醫學帶來一種新興的細胞培養技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兩年有餘,在全球蔓延造成高達5.8億人感染,六百多萬人死亡,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在進入人體後主要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然而正常上皮細胞其實僅表現低量的ACE2蛋白,卻在感染後迅速誘發急性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若能找出它快速傳播的機制,就有機會找到降低傳染的方法與策略。
經濟部技術處今(8)日宣布,以科專計畫補助工研院打造出全國第一個「眼藥技術平台」,針對「青光眼及濕式黃斑部病變」,開發出全球首創「雙標靶」青光眼藥水以及「不須眼內注射」的濕式黃斑部病變藥水,取得三大創舉
根據2017年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卵巢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9.2人,相較於乳癌的每10萬人口78.9人,卵巢癌並不是那麼盛行,但其致死率卻相當的高。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運轉的節奏,卻也讓生技產業成為矚目焦點,連帶掀起「CDMO 」熱潮。所謂的CDMO,是指「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也就是藥品的代工生產,藥廠可專注最源頭的新藥研發,後續生產、製造則交由CDMO廠包辦。
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是台灣目前被使用最多的非法成癮物質,屬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第二級毒品,因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會帶來強烈的愉悅感、降低疲勞、提振精神和專注力,所以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廣泛存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中,也因此衍生各種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洪士杰及中研院吳漢忠團隊合作發現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新策略,成功開發專一辨識結合骨關節炎軟骨膠原蛋白的胜肽及雙功能單一胜肽,具有促進骨關節炎早期診斷、治療和骨關節炎之再生醫學潛力,也可應用促進角膜缺損之表層及內膜再生。成果已取得專利,預計兩年內開展臨床試驗,應用於臨床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本文介紹以目前進入成長期的ADC技術為典範,所轉化的AOC技術之最新發展與應用場景觀測,希冀提供國內藥物開發業者未來研發一個新視角。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傳統的手術治療僅能治療罹患局部腫瘤的病人,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附帶許多不良副作用,癌細胞因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又讓標靶治療的效果打折。近年來針對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內外免疫機制的研究愈發清晰,利用調整腫瘤微環境強化免疫系統進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症更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新興療法。
COVID-19席捲全球,奪去三百多萬人性命,造成嚴重的災害。COVID-19病原體為SARS-CoV-2的冠狀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感染者出現血栓症狀,嚴重時可能致命。近來發表的數據顯示,COVID-19所引起的血栓數幾乎是流感的9倍,而且影響所及有可能是終身,即使從COVID-19康復,之後出現肺栓塞、呼吸道症狀的機率,仍比未曾染疫者多了一倍。